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来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中去,方能将科技创新转换为产业创新,将前沿成果转换为新质生产力。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近日,江苏出台《江苏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我省专利转化运用锚定目标:到2025年,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显著提升,全省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0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7%。江苏激发创新“裂变”,形成高水平的创新生态,激发产学研市场化活力,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方案的实施,必将推动更多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从科研院校走进企业、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关键节点上“逐个突破”,才能“串珠成链”。高校、科研院所本就是前沿成果的产出地,鼓励其进行“就地转化”可缩短成果落地的过程,也能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论文转化为生产力。去年以来,江苏全省科技部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譬如,泛亚电竞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用膜实验室的首款国产自主研发的气血交换膜,是ECMO体外人工肺的关键核心材料,今年这项产品的专利权刚从学校转移到科研团队手里,目前已在推进规模化生产。从“实验室”到“大市场”,江苏更多科技成果已落地生“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方面,江苏大院大所大学众多,创新家底雄厚,泛亚电竞能更快地进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另一方面,江苏是制造业门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在承接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江苏坚持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以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孵化未来产业,在产业链关键细分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产业因“新”而活,城市向“新”而进,新质生产力成势处,高质量发展动力足。相信更多先进成果落户江苏,使更多高端人才汇聚江苏,我们定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