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三大才子:钟善桐 陈绍蕃 王国周,由于上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原因, 三位老先生主要是对基础理论的研究,重大工程项目参入较少,三位老先生都没有成为院士,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三位老师编写了大量经典教材,培养了大批弟子,为钢结构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贡献。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杭州人。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公立川北大学。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研室副主任。1998年5月退休,时年80。国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理事长。
2007年11月3日,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授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深教授,1981年国家首批评为博士生导师。男,浙江海盐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全国钢结构技术标准委员会顾问委员。美国结构稳定研究会终身会员。陈绍蕃老师父亲是陈大齐,台湾政治大学(第一任)校长,陈绍蕃老师49年留在了大陆。
2007年11月3日,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授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男,河北玉田人。兼任1978年第一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委员、1986年第二届主任委员、1991年第三届名誉委员及顾问。
2007年11月3日,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授予“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