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湖北、湖南等南方地区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天气,不少简易棚屋、农业大棚、集贸市场、体育场馆等建筑物顶部发生垮塌现象。为了提醒产权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增强建筑使用安全意识、降低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在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风险,2月22日,一场围绕做好大跨度钢结构等建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专题座谈会在京召开。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相关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设计、施工、使用、维护、管理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意见建议。
有专家提出,严格按照建设流程建造的大跨度钢结构,在设定的荷载条件及采取适当维护措施下,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在极端天气下,要重点关注18米至40米跨度轻型钢结构屋面的安全性,因为此类建筑涉及人员多、屋面跨度大、自重偏轻、设计荷载较低,在低温和局部荷载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脆性破坏。他建议,要及时减小荷载、排查隐患,降低事故风险,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保障建筑结构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切实利益。
面对强降雪的发生,迅速降低降雪带来的雪荷载,无疑是最快速和最可能消除隐患险情的措施。有专家表示,江淮等地区冬天湿度、水量比北方地区大,降雪后会快速交叉融化、结冰再积雪,导致建筑雪荷载比北方地区危险性要高。专家建议,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除冰除雪,避免积雪过高或化雪成冰反复叠加。要特别关注檐口、天沟等易积雪部位,着重消除局部集中雪荷载。同时,除冰除雪工作要科学有序、均衡除雪,避免出现不对称积雪现象;要注意避免人员高处坠落、积雪滑落伤人及坠冰伤人事件发生。
还有专家提出,强化建筑的体检至关重要,在天气预警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结构检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杆件严重锈蚀以及屋盖支座处松动、变形的情况,如有此类情况要在极端天气期间暂停开放。专家说,这些问题要在极端天气出现之前及时处理,极端天气过后要加强对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的回访和调查,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及问题,有条件的要定期组织开展全面结构体检。
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存量较大,很多房屋包括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到了维修保养阶段,加之极端天气突出,针对上述情况,使用单位要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性。专家认为,降低风险隐患关键要强化房屋建筑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产权单位应加强对建筑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制定相关制度,根据建筑构件和部品的种类确定检查维护周期,确保建筑整体常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日常维护检查不仅检查业主物业单位的行为,也要包括对设计单位的定期回访。通过设计回访、安全体检等方式,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问题。对发现异响和明显变形的大跨度建筑,要立即停用,疏散屋内和周边群众,进行封闭处置,加强安全警戒,确保“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并第一时间向房屋管理部门报告。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城市管理和执法局按照“三化”(建设品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心化)要求,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点建设、配置,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辖内各街道投放点箱房式改造,持续加强投放点精细化管理,推动一个个“投放点”变成一道道靓丽“风景线”。
2022年9月,《通州区试点经营性自建房安全责任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由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各有关乡镇、部门试点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责任保险工作,目前试点成效已经逐步显现。
人勤春来早,大干正当时。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工人们陆续返岗,一个个项目复工复产,开启新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提高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暂行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家城乡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据统计,2023年累计受理消防设计审查2988项、消防验收3385项、验收备案3212项,消防设计审查平均办理时限3.51天,消防验收平均办理时限7.24天,消防备案抽查平均办理时限10.9天。
倪虹主持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年工作动员会强调 坚定信心 真抓实干 推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泛亚电竞泛亚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