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小英 通讯员 耿帅 王晓龙 崔倩文)近一周,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其中7月7日兰州最高温度达到39摄氏度,不少人直呼,今年夏天太热了。对一些特殊岗位的人来说,面临的“烤”验要远超普通人,一起来看看高温下的劳动者,看他们在酷暑中的坚守。
位于新丝绸之路枢纽站兰州北特大编组站的兰州西车辆段,被称为中欧班列的“门诊”,高峰时期负责来自陇海、包兰、兰新、兰青和兰渝五线汇聚的中欧班列车辆列检工作,每年多达5900多列的编组让作业场一片繁忙。
下午2时左右,X8420次中欧班列抵达,这辆班列只在作业场经停35分钟,检车员要迅速“把脉问诊”,准确发现和消除各类故障隐患。
此时,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车辆段列检场的地面温度已飙升至62摄氏度,兰州西车辆段货车检车员王铁林早早穿戴好防护用品来到作业场,走在路上,甚至有点烫脚。
列车进站,王铁林和同事们迅速到位,半蹲着接车,眼睛不停地“扫描”着车下部件。车停稳后,做好防护的检车员拿着手电走到列车尾部,弯下腰,用手中的检车锤敲打着连接车厢的车钩。
“闸瓦就是列车的刹车片,如果磨损超标,车辆制动就失效了,必须马上更换新的闸瓦,保障列车制动良好。”在确认车钩状态良好后,王铁林走到车轮旁,开始检查车辆闸瓦的磨损情况。
每天每班次10列车,王铁林和工友们要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走30公里,他们检车员就像列车“门诊”的医生,班列进站后要立即上岗,争分夺秒地检查列车的每一个零件,通常在三四十分钟内就要完成一趟列车巡检
因行车安全需要,货车列检作业都是在露天场所开展,场内任何可以遮挡烈日的设施,七月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晒得作业场犹如像一个大蒸笼。
7月6日中午12时许,作业场地表温度已达到62摄氏度,对于检车员来说却是他们一天中最忙的时间。
因为11时至15时是列检作业场的“交口”时间,这个时间段内列车密集到发,每条股道尽数满载,列车一列接着一列,完全顾不泛亚电竞上休息。
组长付彪和工友要在30分钟内对50辆车的100个转向架和车钩、200条轮对和轴承、400块闸瓦进行技术检查并对磨耗过限的闸瓦进行更换。
“今天气温高,大家重点注意钩缓部位以及轴温检测,转向架一定要看到位,过限的闸瓦一定要及时更换。”付彪在对讲机中提示工友注意事项。
“车体最高温度接近70摄氏度,作业时一不小心就会被车体墙板烫到”,付彪介绍说。
检车员熟练地挥舞着检点锤穿梭于车辆之间,探寻“病害”,后背衣服已湿透,脸上汗如雨下,戴着的手套全是油污,手上还拿着工具,检车员们练就了侧脸在肩膀上擦汗水的技能,防止汗水流入眼睛。
冬天钢筋泛亚电竞太冰,夏天的钢筋则太烫手。高温天气下,对于工人来说,最难的莫过于钢结构焊接工作。
中建三局承建的甘肃省中医院西北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工程,即将迎来裙楼全面封顶,为此200余名建设者坚守在烈日下。
一名劳动者说,夏天高温下,钢筋也会烫手,哪怕是戴着手套,不过最难的工作则是钢结构焊接,往往操作一会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作为甘肃省实施的首个国家级中医药传承创新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该项目既要赶工期,又要做好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为了确保安全生产,整个项目部特地调整了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为工人熬制绿豆汤等消暑解渴,现场更是准备了藿香正气水及急救药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