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在亚马逊革命性地提出了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将“无人零售”这一概念推上了风口后,国内无人零售业务也蓬勃的发展了起来。在后续的几年中,涌现了包含
而在随后的近5年的市场“淘汰赛”后,出现最晚且一度曾不为人看好的智能货柜却在2020年后脱颖而出,成为了无人零售领域的新风口。不仅如元气森林、洽洽、今麦郎等品牌企业趋之若鹜,不少的传统自动售货机运营商也开始改弦易帜,进入新赛道。
从部署场景、业务内容和针对人群看,无人货柜与无人货架本身并无太大差异,而二者在名称上也仅仅差了一个字。但偏偏就是这一个字,却让二者结局大相径庭。曾经的无人货架从“风口”到“封口”,而无人货柜却走出了一条新路。
凭借着直接进入办公室、消费者触手可及、省时便捷等特点,无人货架曾经一度引无数企业竞折腰。根据当年《2017年无人货架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7年,数十家无人货架创业企业的累计融资额一度曾超过30亿元,其中的主力玩家除果小美、猩便利、小e微店等外还包括苏宁、顺丰、饿了么、猎豹、便利蜂等巨头。
然而无人货架大红大紫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仅仅不到一年,多家无人货架企业即被曝出融资失败、裁员甚至倒闭的消息。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糟糕的消费体验和那完全无法控制的货损。
相对无人货架,无人货柜的早期发展之路并不顺利。在成为新风口前,无人货柜一度并不为人所看好。更有甚者曾有业者称其为新零售的“新坑口”。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因为早期技术不成熟,二是因为早期的智能货柜成本较高(从8000多元至上万元不等)。而在此成本条件下,前有成熟的自贩机、后又有各种令人吐槽的BUG,因此当时许多人将无人货柜当做笑话来看。多数人认为它将重蹈无人货架的覆辙。然而几年下来,结果却出乎了很多人意料。
早期无人货架的货损率普遍在1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60%,无人货架完全失控的货损让盈利成为天方夜谈。而后续采用了人脸识别、扫码结算等技术的无人货柜在货损控制方面则要比它的前辈强了太多。尽管还有一定的货损率,但只要采取措施得当,基本可以符合经营企业要求。
小巧的柜体和低廉的价格(约三分之一的传统售货机的价格),让它可以真正意义上填补包含办公室等场景的空白,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办公场景。
由于采用了冷柜作为载体,因此无人货柜内可销售的SKU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包含视觉、重力、人脸识别等各类新技术的引入,让消费者在无人货柜的整个消费过程中感觉轻松、友好。这对于让更多人养成自助消费的习惯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对于无人货架,无人货柜不论是基础零售业务还是线上的各类流量业务的可执行性都较此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在线上流量业务方面,由于办公场景的特殊性,无人货柜一旦入驻就能形成高黏度线下流量入口,因此给了经营者更多的操作空间。
综上各种情况看,如果没有意外的特殊原因,无人货柜不大可能重蹈无人货架的覆辙。
本文内容已获版权方无人零售产业资讯授权,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联系版权方认可,如有违规转载抄袭,版权方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陈芋汐输掉巅峰对决获得银牌!她和全红婵的良性竞争使两人互相督促和进步……
这个投篮游戏机太香了,孩子能自己在那玩大 半天,终于能安安静静做个饭了!
8月6日(发布)山西,“论社交还得是咱人类幼崽”,当社牛宝宝碰到社恐小姐姐,宝宝:姐姐 你说话啊 咱...
华为Mate70:3D人脸+侧边指纹!华为Pura 80:2D人脸+超声波指纹
小米15 Ultra再次被确认:2亿像素长焦+全焦段四摄,安卓之光预定